能夠有一個愛書人與做書人互相交流的空間,真是非常感恩的事情!每次看到大家對書、對閱讀、對孩子成長的真誠關注都覺得也太美好了~~
其實對我們這些做書的編輯來說,每一本書都是我們向這個世界的微小提案;是我們感受到孩子們的處境,很想做點什麼,而書就是那個媒介,是我們隔著紙頁,透過文字、圖像回應他們、陪伴他們的方式。
初次閱讀英文版《重摔的青春》(Learning to Fall),我好幾次都讀到落淚,覺得一定要讓臺灣的孩子擁有這個故事。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面對挫折的書,卻是用打動人心的故事讓我們真正長出所謂「成長型思維」。透過主角一面熱血玩滑板、一面與父母修復關係的過程,會發現人生不管哪個階段都有艱難的關卡。孩子在學著破關,大人其實也在學著打怪(可能還一對多,畢竟生活壓力來自方方面面)。
故事中用有點解謎的味道去書寫理解父母的過程,原本主角只看見自己的困境,卻透過生活細節的種種線索,解開如謎團一般的誤會──原來我是如此被愛著,我竟不知道;原來我面對困境時可以勇敢,因為愛我的人就在身邊。
我們無法保護孩子永遠不摔跤不受傷,但希望他們在我們的支持下內心強大起來,去享受世界的美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