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/3的《故事的那時此刻》座談會後,讀者問了作者們一些問題,會陸續在部落格登出各位作者的回答,本篇為王少杰的回覆。
1.就推理小說而言,請問作家們都是「先想好結局」,再往回推嗎?還是也可能順順地寫下去,然後慢慢出現結局的指引?
我會先想好結局,但不會從結局往前推,而是從故事的開始,朝著結局推進劇情。也可以說,有結局就有方向,有方向就比較容易發展情節。
2.請問老師們,最近有很多「設定系」的推理,比如說今村昌弘 《屍人莊殺人事件》或是方文貴惠《時空旅人的沙漏》,華文推理比較少看到這樣的作品,老師們會想挑戰嗎?(想看)
設定系推理不在目前的規劃中,但未來會想挑戰看看~
3.想請問寫作技巧。短篇通常設計幾個角色,如何聚焦事件?長篇如6萬字,角色設定幾位比較好?又,大綱怎麼寫較好?
合適的角色數量要看故事而定,比如猜兇手的小說角色不能太少,已經知道兇手、核心在於破解手法的故事,角色就不用太多。或許可以先設定「兇手」、「被害者」、「偵探」三個基本角色,看看有哪些情節推進是他們做不到的,再納入其他人物。
大綱可以把故事中主要的事件列出來,像是如何開場、需要哪些伏筆、怎麼推進劇情、最後要怎麼收尾。全部都理順之後,再來下筆會比較有效率。中途如果發現有需要修改的地方,也比較容易調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